2007年5月11日 星期五

淺談各家單眼系統之 Canon

當今談到數位單眼,很多人心中第一個想到的是 Canon,再不然就是 Nikon,此二者就是目前數位單眼的老大和老二。Canon 和 Nikon 過去的輝煌時代我並不清楚,所以我就不自取其辱了;然而目前我所知有關此二者的消息皆來自網路,而且我也不是這兩家用戶自然不怎麼專精,評論內容如有謬誤,歡迎指正並請海涵。


Canon
現今數位單眼銷售霸主,產品線完整,高階鏡頭(L鏡)品質優良,擁有專利 IS(Image Stablizer) 光學防手震技術,最重要的是它是少數能自行生產感光元件之數位相機廠,且 CMOS 感光元件低雜訊表現讓人難以撼動霸主地位。

承襲底片時代命名規則:個位數代表高階系統,雙位數是中階,三位數則是低階機。
1Ds MarkⅡ現今機皇(下一代很有可能這幾年就會推出),135 全幅 CMOS 感光元件,讓 EOS 底片玩家可無痛轉戰數位(焦段不用轉換,廣角段不會變標準段),搭配專業級機身性能,「機皇」一詞當之無愧,當然價格也是皇帝級。
最新兄弟機 1D MarkⅢ,機槍掃射級之每秒十連拍,是攝影記者的最愛,和 1Ds 不同的是僅搭載 APS-H size 感光元件(×1.3),雖稍便宜,但單機身也要新台幣十三萬左右。
5D 的出現讓業餘玩家也能享受135全幅的快感!除此之外,鋁鎂合金機身加上中階性能,讓 5D 甫一上市即造成轟動。有人說機身性能不足,和價位不搭(彩虹代理商單機上市價好像是15萬,水貨九萬,搶錢高手),也因此下一代 3D 或 7D 的傳言一直不斷,不過只要135全幅沒有對手,Canon 就是吃定消費者啦!
30D 定位為中階,機身性能據說和 20D 差異不大,也有聽到消費者對此點的抱怨。
400D 的上市價可說是被 α100 逼出來的:搭配 kit 鏡公司貨 NTD29,990,難得和水貨落差這麼少。此一賣點在於千萬畫素和首次出現在 4/3 系統外的超音波除塵系統,不過據網友的說法,除塵效果無法和 Olympus 相比。

L鏡,代表 luxury,奢華,就是一個字:貴,和 SONY G鏡、Zeiss ZA 一樣。依焦段不同和 IS的有無,L鏡價位也從兩萬至五、六萬不等。
EF鏡,Canon 135全幅鏡頭代號(也可用於數位,只是要焦段轉換),除了L鏡外也有不少好鏡,只是台灣的消費型態總是將L鏡捧上天,以致於網路上有此說法:Canon 非L鏡品質不怎樣,有錢直上L鏡才不會後悔。個人覺得,錢是你的,該怎麼花,你才是老大。
EF-S鏡,為 Canon 的數位專用鏡代號(上次忘了說,SONY的是 DT),EF-S鏡一律不掛上L,不過 17-85 USM IS 可說是 Canon 旅遊鏡皇(當然價格也是皇級)。
除了機身產品線完整,鏡頭產品也是,只要玩 C 家,就不怕沒有鏡頭玩,而且副廠鏡支援度超高,不怕買不到想要的焦段。

優點
總的來說,完整的各級產品線、高 ISO 純淨度與獨特發色(據說適合拍人像,因其膚色表現絕佳)、為數眾多的使用者(代表鏡頭流通佳,不怕買不到、賣不出鏡頭)都可算是造就其霸主的條件,不過事實上,我卻認為 Canon 善用其本身先天優勢,搭配絕佳行銷能力,才能使消費者乖乖掏出錢來又很死忠。也許有人會說我上面那句很酸,實際上不是,而是在稱讚 Canon 啊!因為如果 Canon 產品不佳,怎麼會有人死忠呢?

缺點
最大的缺點就是移焦。Canon 的追焦能力一直是市場上的領先者,由此看來對焦系統應該相當不錯,然而在中、低階機身卻看到不少移焦例子(不論是不是搭配L鏡),因此有人推測可能是 costdown 下的產物。個人覺得移焦問題對於新手來說,是相當具有殺傷力的,因為新手什麼都不懂,不會測移焦的情形下總是會令人怯步,當初 Canon 就是這樣被我淘汰的(話說當初很衝動,等不到 D200 降價時,差點就投入 5D 的懷抱,好險沒有 XD);再說,A機配B鏡不會移焦,難保下次我買C鏡就不會移焦,或是我機身升級D機,也有可能B、C鏡會移焦,想到就頭很大。
另外,除了L鏡外,其它鏡頭都沒有遮光罩,想要,就請多花一筆錢(Nikon 好像也是這樣)。
綜合以上兩點,難怪有人會說 Canon 不照顧中低階使用者。


有人說,問我某某系統好不好時,我都回答:「不錯啊,可以下手」,簡直只是勸敗而已。因為選系統就像感情一樣,很多事是沒有道理的,看上眼就對了。我寫這幾篇(這系列文章後續還有好幾篇呢 XD)只是讓一些人有些概念而已,真正下決定的在於施主啊!因此問我推不推 Canon?喜歡發色、有財力、有135鏡頭包袱(換句話說就是懷有135全幅美夢啦)、高ISO拍照需求、不怕移焦,我想不出有什麼理由不選 Canon 的。

這次就先說到這,我們下次再會啦 XD

沒有留言: